首页 > 项目推荐 > 推介项目

推介项目

    H014新药项目简介

    1、新药名称: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

    2、注册分类:化学药品3.1类

    3、适应症: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

    4、目前研究阶段:已完成临床试验,待报生产

    5、产品主要特点:甲磺酸帕珠沙星为日本富山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剂,于2002年4月11日获批准在日本上市。甲磺酸帕珠沙星(Pazufloxacin Mesilate,T-3762)的研制开发显示出本品具有以下优点:

    本品表现出很高的血药浓度和良好的组织移行性,还具有可与β-内酰胺系类药物相匹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,可作为注射用抗生素药物使用。

    本品具有广泛的适应症,对轻度~重度感染症表现优越的临床效果。本品除对各种感染病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外,而且还具有较低的中枢神经作用,临床副作用发生率也较低。

    对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曾用其他药物无效者本品也有较好的疗效。本品具有广阔抗菌谱和强大抗菌效力,而且因和β-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,还可以这些抗生素无效时发挥效果。因此,本品的研制开发将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
    市场概况: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,它和其它抗菌药的作用不同,它以细菌的DNA为作用靶,通过阻碍DNA拓扑异构酶II和IV发挥作用使细菌DNA无法形成超螺旋,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,导致细菌细胞无法分裂繁殖。它对细菌具有选择性毒性作用。细菌对许多抗生素的耐药性可因质粒传导而广泛传播,但喹诺酮类药物不易受质粒传导耐药性的影响,因而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。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在不断拓宽,从单一抗革兰氏阴性菌的窄谱发展到抗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、厌氧菌、分支杆菌、军团菌、支原体和衣原体的超广谱,确立了它们在抗感染药物中的主导地位。

    在当今国际市场上,喹诺酮类在抗菌药物市场中的份额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。1985年世界喹诺酮类销售额仅1.04亿美元,1988年上升至10亿美元,1992年达到22亿美元,1996年升到60亿美元,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。第二代氟喹诺酮代表产品诺氟沙星、氧氟沙星、环丙沙星等,其综合临床疗效对革兰氏阴性菌来讲,达到了第一代、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效果。其中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最强,最受临床青睐,1990年全球销售额即达8亿美元,位居所有抗感染药物的第二位,在之后几年内,环丙沙星仍保持畅销,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。90年代上市的第三代新型氟喹诺酮代表产品司帕沙星、那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、格帕沙星和阿拉沙星等,其抗菌谱扩大到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、衣原体、支原体及细胞内致病菌,抗菌活性也大大提高,同时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也有很大的改善,综合临床疗效达到或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效果。其中左氧氟沙星最优,并得到了广泛应用,据日本国内统计,1988年左氧氟沙星年销售240亿日元,位居所有处方药第四位,抗感染药物第一位,这是喹诺酮药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

    6、主要研究结果简介:

    (1)药理毒理 本品属喹诺酮类抗菌药,为帕珠沙星的甲磺酸盐。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的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,为杀菌剂。本品属广谱抗菌剂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表皮葡萄球菌、酿脓链球菌、粪肠球菌、屎肠球菌、鸟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。对大肠埃希氏菌、柠檬酸杆菌、肺炎克雷伯氏菌、阴沟肠杆菌、产气肠杆菌、粘质沙雷氏菌、奇异变形杆菌、普通变形杆菌、摩氏摩根氏菌、雷极氏变形杆菌、乙酸钙不动杆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铜绿假单孢菌、卡他莫拉氏菌、淋病耐瑟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。对脆弱拟杆菌、普通拟杆菌、多形拟杆菌等厌氧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。

   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,甲磺酸帕珠沙星小鼠静脉注射给药的LD50为301.4008~320.7137mg/kg;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LD50为1565.3657~2064.4405mg/kg。长期毒性试验表明,本品对大鼠的无毒害(关节软骨无异常)剂量为13mg/kg;对雌、雄cynomolgus猴的无毒害剂量>104mg/kg。生殖毒性试验表明,本品对亲代大鼠的一般毒性、生殖毒性和对胎儿发育的无毒害剂量均为156mg/kg。文献报道甲磺酸帕珠沙星的致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。

    (2)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,本品Cmax和AUC与剂量成线性关系,而T1/2与剂量无关。给药后,本品主要以原药形式从尿中排泄,给药24小时后尿排泄率为给药量的89.5-93.9%,与剂量无关。血清蛋白结合率为30.7%。肾功能损害可使T1/2延长,AUC增大,尿中回收率降低。高龄患者可使Cmax和AUC增大,尿排泄率降低。肾功能减退的患者本品清除率下降,消除半衰期延长,为避免药物蓄积,应进行剂量调整。血液透析和连续腹膜透析不能从体内排除本品。

    (3)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反应: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软便、胃部不适、口腔干燥等;过敏反应:皮疹、发痒、面部潮红等;中枢神经系统反应:头疼、眩晕、谵妄、头重感等;实验室检查:AST(GOT)上升、ALT(GPT)上升、AL-P上升、r-GTP上升、LAP上升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、白细胞数减少、BUN上升、血清K上升或下降等。

    (4)制剂工艺

    7、转让方式: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转让

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 | 信息搜索 | OA登录 | 邮箱登录
地址:广州市科学城掬泉路3号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G区 联系电话:86-20-28069100 传真:86-20-28069118
Copyright © 2010 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    粤ICP备050404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