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自2012年8月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》实施以来,整个抗生素行业加速洗牌。在此政策作用下,抗感染药物在国内医院购药金额占比呈下降趋势:2011年占19.5%,2012年占16.8%,下降2.7%;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头孢类产品2011年占4.4%,2012年占4.1%,下降0.3%。预计今后几年抗生素行业增速趋缓,并将逐渐走出低谷。
一直以来,全身抗感染类药物是我国医药市场的领军品种,在医院处方药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。近年来,随着限抗令以及受药品招标采购和药品连续降价的影响,抗感染类药物市场跌宕起伏。头孢菌素是目前国内发展最快的抗生素品种,随着抗生素药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,多种规格、新产品、新复合制剂和新释药技术的产品种类将迅速增加。
下降势头趋缓
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,根据安全性、疗效、细菌耐药性、价格等因素,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,即非限制使用级、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。相比2011版,2012版整治方案条款更加细致。依照2011版的整治方案,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,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,滥开药被抽检发现者,将会受到处罚。而2012版整治方案在保留上述政策的同时,还对专科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做了细化要求。
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显示,在我国药品市场上,无论是产品数还是销售额,抗感染药仍占主导地位。但近年来,抗感染药物在国内医院购药中的占比逐年下降,同比增长幅度亦低于医院购药的总体增长率,2011年出现负增长,2012年略有回升。这说明对于抗感染药物的临床使用控制已经有所体现,特别是近3年来,抗菌药物使用逐渐向合理化转变。
头孢类药物在抗感染类药物中一直占据主要份额,2012年,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使用的头孢类药物涵盖第一代到第四代的近50个品种。其中,前10位头孢类产品中,二代5个,三代4个,一代1个,销售额分别为24.3亿元、16.7亿元和5.0亿元,占比分别为52.8%、36.3%和10.9%。可见,头孢二代、三代产品仍是市场主流品种。
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显示,2011年,抗感染药物占医院药品市场19.5%份额,其中,头孢类占据44.3%份额;2012年,抗感染药物占医院药品市场16.8%份额,其中,头孢类占据41.0%份额。与2011年相比,在主要抗菌药物类别中,头孢类市场份额占比相对减少,从44.3%下降到41.0%。2012年,样本医院头孢类药物总体销售额为79.4亿元,相比同期的84.9亿元下降6.6%;但与去年同期下降9.1%相比,上升2.5%。由此可见,头孢类药物销售下降明显趋缓,已显现出止跌企稳的态势。
前十品种跌宕起伏
样本医院用药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头孢类品种中,哌酮/舒巴坦用药金额为4.8亿元,头孢西丁为4.2亿元,头孢美唑为3.6亿元,头孢曲松为3.4亿元,头孢地尼为3.1亿元。前10位头孢类产品占头孢类总销售额的58.0%,其它40多种头孢产品分享剩余42.0%。
从2012年的增速来看,头孢类前十品种增长率高于15%以上的产品有头孢呋辛(36.6%)、头孢硫脒(18.3%)和头孢曲松(16.4%);增长率下降10%以上的产品是:头孢孟多(-12.2%)、三唑巴坦+头孢哌酮(-10.9%)、头孢美唑(-10.6%)。
值得关注的是,2012年,头孢呋辛、头孢曲松销售额增长速度达36.6%和16.4%,这两个产品主要由外资企业占主导;头孢硫脒销售额增长速度达18.3%,则由本土企业占主导。
本土企业强势
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显示,2012年,样本医院头孢类产品使用金额前10位生产企业分别是:广州白云山制药(6.5亿元)、辽宁大连辉瑞制药(4.5亿元)、哈药集团制药(4.5亿元)、海南海灵制药(4.0亿元)、海南海口奇力制药(3.6亿元)、深圳九新药业(3.0亿元)、海南通用三洋药业(2.8亿元)、葛兰素史克制药(2.6亿元)、上海罗氏制药(1.9亿元)、上海新先锋药业(1.8亿元)。
从2012年的增速来看,头孢类前十品种增长率高于20%以上的生产企业有:辽宁大连辉瑞制药(22.8%)、葛兰素史克制药(35.9%)和上海罗氏制药20.0%。增长率下降10%以上的企业有:哈药集团制药(-12.7%)、海南通用三洋药业(-19.3%)和上海新先锋药业(-28.5%)。由此可知,用药金额增长较快的均是外资企业。
值得关注的是,国内企业广州白云山制药增长率为11.2%,深圳九新药业增长率为19.0%。这两家企业在头孢类产品近年受限抗政策影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10%以上的增长速度,着实不易。
增长脚步难挡
自“限抗令”出台以来,我国抗生素市场受到较大冲击,再加上各地招标等政策因素的影响,抗生素类产品出现了量价双跌的局面。从PDB样本城市数据可以看出,2012年我国医院终端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出现回暖。应该说,抗生素行业已经逐渐走出谷底,未来几年头孢类抗生素市场增长脚步必将难以阻挡。而严格的政策更加刺激了头孢产品的优胜劣汰,品种更迭将更加频繁,国内企业必须重新规划产品结构、调整产品策略以及新产品的研发方向。
通过分析数据发现,头孢类药物市场厂家的排名变化比较大,但一些在该领域具有传统优势的企业则相对稳定。产品线中拥有临床用药大品种与较高市场份额,是企业提高头孢类药物市场地位的关键,上述增长率较高企业在医院头孢类药物市场领先的关键也在于此。如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头孢硫脒、哈药总厂的头孢替安、大连辉瑞公司的舒巴坦钠/头孢哌酮钠、上海罗氏的头孢曲松,都对企业在头孢类药物市场的竞争中起着较大作用。其它市场表现优良的企业,在部分市场畅销品种上大都占有较大份额,使得企业可以在头孢药物市场上站稳一席之地。(来源:丁香园)